[Guest]

#NSS個人

[[Guest]] 夜闌人靜,問有誰共鳴?

[引言]

在香港這個華美但悲哀的城裏,有情侶寂寞地慨嘆怎麼會久合終要分、有情侶倆有心追隨,卻遇到半點風雨便思退、也有情侶在回家後脫下面具,綻放了許多在夜風中才會浮現的心事。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

我當然沒有另一半,但十六年來的各種經歷已讓我的心境像個老人一樣。我會形容自己是一個非常多愁善感兼抑鬱症患者。

無需問我身份,我身份只是某人。我也只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學生一個,2023 dser之一。

[轉校]

上年我從A中學轉到B中學。變換間,深隱著的是些許無奈,和幾分期待。

這些年,多少個夜晚,我躺在床鋪上,播着我最喜歡的歌 – 梅艷芳的似水流年,閉上眼睛,痛苦地想過去,數小時過去了,終於睡着,但又醒來。我很累,但真的睡不著。

從2017年我進了那間敗類A中學開始,我每天被人欺凌、接放學、口誅筆伐。高form的有,同級的有,低form的都有,連訓導組的也有。他們連續輪流侮辱、恐嚇我超過三小時的那個下午,簡直是地獄。

後來我轉了校,我也成功演活了什麼是從期待到無奈。

用什麼來比喻一個轉校生好呢?

嗯。想到了,外地移民最為合適不過。特別是移居到美英澳加的那些。老師覺得我已經融入了同班同學的圈子,但事實又不像是。因為他們的圈子已經是固定了,無緣無故有個外人加入,若是我,我也接受不到啊 ; 同樣道理,我當然融入不了他們的圈子。

[This is the rhythm of the night]

我的家毗鄰2號幹線。對我而言,川流不息的公路不懂什麼叫做「夜晚」。晚上燈光長亮着,車輛在瞬息間掠過,無影無蹤,留下的只有回音,在我腦海裏搖盪著。這些聲音也成為了我心中的 The rhythm of the night。

這一晚我睡不著,最後我決定坐一次N680,去一次香港大學參觀一下。

[夜雨觸發這景緻 令我憂愁]

下一站係 : 東區海底隧道。
The next stop is : Eastern Harbour Crossing

我坐巴士從來不用電話,不聽歌也沒問題,因為每一首歌已經在我腦海裏播放着。

我最喜歡坐的巴士是680,港島方向、利安方向的都坐上層靠左,因為這樣能享受到最佳的視野景觀。

從小到大,我都坐這條巴士線,遊車河。而不同年份的我,坐680也有不同的感受。而2022年的我就是為前路擔憂。我就像岳陽樓記裏的遷客騷人,覽物之情往往隨著外在環境變化而一同改變。

我始終做不到像岳陽樓記裡的那個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天下為己任 ; 卻成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裏的那個蘇軾,多愁善感,最終走火入魔,成為了抑鬱症患者。

2時32分,抵達港澳碼頭巴士總站。

4時45分。在香港大學東閘留影一張,匆匆離去了,畢竟我只是般咸道路上的一個過客,Bonham Road isn’t belong with me.

在香港大學嘉道理大樓外,是般咸道和薄扶林道的滙合點,這時候我也要從般咸道switch to薄扶林道了。

薄扶林道沿路上有一些長椅,我隨便找一張坐著,欣賞香港大學的夜間美。山道天橋就在我三、四十米以外,那麼為什麼我對山道天橋的印象這麼深刻呢?因為他的啟用日期和我的生日一樣,也是8月18日。

而在我後方的是香港大學的百週年校園,俗稱Centen,非常漂亮。我的目標是成為香港大學法律系的學生,最終成為一名資深大律師,捍衛公義。

我靜靜地看著山道天橋的川流不息。

清澈如水般的憂傷靜靜流淌在我的心間。我拿起筆記本,用顫抖的指尖紀錄下當前這一刻。他日重看這一篇百感交集的文章,對新生活的希望頓時油然而生 ; 這份希望,就像躲在黑暗中的燈火,只要看到一點,一會兒,淚水就如泉湧,鋪天蓋地的來了。

我懷念,懷念往年,懷念過去的我,懷念曾經因一朝得志而激盪起來的鬥志。

我始終擺脫不了抑鬱的纏繞。

三年,兩年,一年。看著倒數計時從一千多到七百多,再到三百多天,我浪費了很多時間。

我不像藍潔瑛那樣美艷動人,但細看當年的藍潔瑛,發現她的經歷和我居然有幾分異工同曲之妙。

曾經相信「天理輪迴,報應不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後來卻發現那些傷害過自己的老師和同學,依然逍遙法外,吃香喝辣。到最後,只能心裏默默地咒罵他們,自己卻做不了什麼,然後帶著遺憾鬱鬱而終。

我痛恨那些有少許權力,就當自己土皇帝的訓導組, they’re jerks. 更討厭那些欺凌我的同學。我被同學「砌生豬肉」,但訓導完全不會考慮證詞的合理性。

我根本沒有做過,但訓導組完全不理,直接記了我兩個缺點。他們就像劊子手一樣,只負責execution,不會思考事件背後的疑點,只是收到order就「做嘢」,所以才造成了許多冤案。

校園欺凌,誰都不用負責任的。因為只要不是刑事或者鬧太大,學校都不會care的。

[常見紅日照東方]

六時了。

我深知自己無法到香港東邊看日出,所以最後選擇了前往中山紀念公園。

常見明月掛天邊,每當見紅日,便知時光去。我把焦點放了在絇麗的彩霞上。彩霞不像春雨那樣滋潤萬物,也不像太陽高掛那樣溫暖。但它讓人沉醉。彩霞的美在於它的silver lining,一縷光線從這些edges 映入眼簾,實在漂亮。

最後,以彩霞作為background,在中山紀念公園留影一張,我又離開了。

[要趁春花開錦繡]

七時半。

走到皇后大道西,乘搭前往西九龍的904,奧運站下車,去海輝道公園觀海。

我的生活就是非常「老餅」。別人聽張天賦,我就聽張德蘭。

我一直在想,一直在想,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麼。只是腦海裏某些念頭一直想,最終想到什麼都不記得了,都遺忘了 ; 又或者不願再提起,失去記憶了。

我想,如果一個人一直活在回憶中,那麼他是時候該退出世界了。因為對他來說,每天根本是人之將死的那個彌留狀態。

事實上,我每天正是如此。每天躺在床鋪上,軟弱無力,像是在等候上天迎接期間,一直回憶著自己短短十幾年間的歲月,像快要離開人世一樣。

有光輝的時刻,也有流淚的時刻。有人說回憶的人是幸福的,回憶是美好的,的確是美好的,但會不會一直美好下去?

在進入那所敗類A中學之前,我也很美好的。

轉校後,我的生活變得美好了嗎?不。只是那些該死的情緒和思緒的充斥。

騫然回首,我忘了,忘了很多,忘了我曾經的生活是如此美好。當時的我很幸福,但升中一之後不僅悲傷、失望、抑鬱,而且天天也是精神上的折磨,而我又不知怎樣去填補好心靈的空虛。

“春風到人間花開透,幽香四溢百花滿月樓。秀麗百花,相伴絲絲柳……絲絲愛念,寄花滿月樓,愛慕美景,心事輕輕透,祈求知心心相扣……”

I always emphasize life’s a journey,沒人可以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太久。我又要走了,海輝道休憩公園記不記得我這一個過客,沒所謂,我記得我曾經在海輝道公園留下足跡就好。

[江山不老,人卻有盡時]

我走到附近的Imperial Cullinan,隨意上一輛的士。

「師傅,想問下呢度去第一城使唔使400?」
「梗係唔使啦!第一城去機場都唔使300。」
既然錢足夠,我就決定嘗試坐一次的士從大角咀回沙田。

《始得西山宴遊記》、《岳陽樓記》、詩三首、詞三首,我最能活學活用。因為這樣的借景抒情文體最適合我這種多愁善感的人。

在西九龍快速公路上,我回想舊日的香港是如此輝煌。

現代化的expressway,下層機鐵,中層東涌線,上層西九龍快速公路,再上層則是南昌站上蓋的匯璽。小小的彈丸之地,郤集合了鐵路、公路、屋苑合三為一,不禁讚嘆前人建設實在厲害。

遙想香江當年,機場核心計劃,移山填海,赤鱲角國際機場、機場鐵路、東涌線、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西九龍填海、西區海底隧道、3號幹線、西九龍快速公路、中區填海計劃、東涌新市鎮,一切都像玫瑰園般美好。

江山不老,人卻有盡時。人於天地中,似螻蟻千萬。西九龍快速公路不會變老,但我並沒有敵得過歲月,年華老去,但功業未成,就這樣帶著遺憾地老去了。

多情應笑我。事實上,人生如戲,亦如夢,只嘆往昔似夢,逝去了的都已逝去,早經消散莫再尋 ; 我今天遊歷當天的建築工地,當年此地泛起一片迷濛塵埃滾,現在公路兩邊都已經建成了高尚住宅屋苑。

[重遊舊地所見有感]

City One Shatin,真是個熟悉的地方。

以前最喜歡就是在美好快餐吃「切雞油雞瀨」,然後我就把湯都倒去,自己用豉油、辣油和姜蓉撈瀨粉,真是非常好吃,吃得連員工都認得出我了,當年不感覺怎樣,只是很平常的午餐,現在想起還真是一段good time,只可惜回不去了。

黃花堆積滿地,雨落在葉上發出點滴聲響,我走在銀城街上,有個婆婆播著上海灘,而我最喜歡就是上海灘這一曲。

我可以在歌曲中品嘗到許多人生百味。「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大概就是隱喻人生際遇的挫折和高峰。對的,我經歷了不少高峯,也經歷了不少低潮。

現在每當重踏舊日的足跡,心裏都不其然想起在這條街上漫步,徘徊在春明冬隱、夏雨秋趣的日子。四季在往復循環,週而復始,人生不也是不斷rotating嗎?兜兜轉轉之後,又回到原處,只不過沿途光景不再一樣。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原來是很難的。我想到一句詩詞,很適合形容我當下的心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離開故地,年華老去,又失去很多關心我的好朋友,一個愁字等能概括這個情況呢?

回到家後,我把我玩了五年多的Clash Royale 剷除了,還裝了個鎖機app。遊戲贏不贏、賺了多少積分,it doesn’t matter. 我下年就要考公開試了,現在再不準備就沒機會了,再不努力只會令自己後悔。

至於能否擺脫抑鬱,就靜觀其變吧。

[Having the time of your life]

回望我一生,就像網中人。失足陷網中,但豪強心志未曾消磨。

以前在那間A中學,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我都會選擇壓抑,但現在的我會選擇Let it be. 在那間A中學, I always forced myself to accept some rules even they’re totally unreasonable. 現在的我就是隨遇而安。錢不是越多越巴閉,夠用就好。Banding不是越高越巴閉,自己讀得開心就好。

最後,希望感覺自己像個「網中人」的你,no matter where you’re,縱使曾經一次次墮入深淵,刻骨銘心,一次次闖入暗夜,輾轉難眠,跌倒過無數次 ; 有一朝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亮。而那些討厭你,想你一敗塗地的人,也許只能一言不發地看著你的成就。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