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NSS社會

[guest] sorry for太無病呻吟(?
無口語係因為唔知可以點寫到通順d 打書面語先會習慣😹😮‍💨

有個議題想討論好久——「人情味。」

提起現代,大部分人都會想起快節奏,冷漠,發達。從什麼時候開始,現代社會給別人的印象變成了這麼沒有人情味呢?

在這個世代,因為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科技發達,大家接觸到的資訊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多樣。網上的資訊真真假假,又無從考證,只能盲目相信,自然混雜在其中的「假」信息,比如某些社交媒體的小廣告:xxx生病了,需要捐款,又例如我是xxx家人,他被欺凌了,也存在於魚龍混雜的訊息裡。人類是感性動物,很容易被文字煽動。在能接觸到的資訊裡,當事情不符合人類主流道德三觀時,人就會同情弱勢的一方,去謾罵他們認為錯誤,比較強勢的一方:起底、語言攻擊,電話騷擾等根本不在話下。他們會認為自己做了正確的行為,會認為自己是在幫助他人,會認為他們就是正義的一方。隔著一個屏幕,人沒有什麼辦法也不會花太多精力在這些即時接收的信息上,只會選擇相信,但許多時候所謂的「真相」,不過是從一個人的視角看待事情得出來的結論。一個人信了,有人存疑;兩個人信了;還是有人懷疑;當第三個人也相信的時候,人不會再去理會背後真實的情況,只會跟從大眾想法,去相信一面的真相,這也就是「羊群效應」。如今社會狀態如上。

在這個背景的影響下,當所謂的「真相」被發現不同於真實的情況時,之前攻擊強勢的一方的人們,會覺得自己的同情心被利用了,自己是受害者,加之大部分人是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的失敗,判斷失誤,原本只想幫別人,到頭來成了加害者。自責、後悔、憤怒、愧疚、挫敗……種種複雜的情緒混合在一齊,人便會選擇逃避,不再去散發同情心,理會那些可能需要幫助的事。久而久之,會把內心想要幫助別人的想法屏蔽,做到了「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社會也就慢慢變成了冷漠,失去了人情味,不再願意被別人消費同情心,也不想去賭一絲絲真的會幫到別人的可能,輸了,他就有可能是仗著你的同情心偷蒙拐騙。

但我想批評這個現象嗎?可能。可是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人都會因為自己的利益去努力,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就像秦始皇統一六國,他是為了人民脫離戰爭苦難而想統一嗎?一部分吧,但大多還是因為想統一全國,不然也不會在統一後稱自己「功過三皇 德兼五帝」。所以失去人情味,可能就是換來社會的進步的代價吧。

通篇講下來,其實我就是想讚揚一下現在社會上願意在別人需要幫忙時伸出援手的人,和再次感謝一下之前在我no money搭bus時那個借我錢還不用我換的人,還有人願意去相信陌生人,不怕被騙,或許這就是社會還保留著一絲人情味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