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NSS文化

[GUEST] re: #NSS220202A

Admin po ig pls🙏🏻(為咗方便,所以正文都用咗書面語去寫|sor for 1999)

看畢樓主的論述後,我發現到你許多的觀點或看法更像是被傳統觀念所局限,以至於邏輯上不甚通順﹐我認同你在論證上層次分明和有清晰的列舉,但在觀點方面,我有以下的疑問及拙見:

首先,根據你所提出的論點:「香港學校應不分男女皆着裙返學」及「學校應統一男女校服設計」,若由性別平等的角度看待,迫使男同學接受新的觀念及着裙上學,先不論同學是否存在異裝癖(Cross-dressing)或跨性別恐懼(Transphobia)的情況,這個行為是否有機會構成權益上的侵犯?接納一個新的觀念並不如想像或以文字敍述般簡單,正如中國的傳統文化(暫不論便利及好壞之分)到了今時今日,雖然某部分比較落後和封閉的的文化早已消失(如纏足等),可是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例如男性主導家庭、長幼尊卑等)和奴性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淡去。如果沒有進行任何思想教育,倡導學生以多角度的方式思考及反對任何歧視,這個行政策略能收穫的得益又會有多少?

學校着重整齊統一其中的因素是希望學生不用化時間於處理着裝問題上,令學生專注在學業上以及便於學校管理,現時分開男女各一套服裝已經達到以上的目標,再勒令學生全體統一男女服裝未免太矯枉過正。

同時,統一服裝並沒有顧及到跨性別男士的需求,如果按照內文所說:「為跨性別者提供便利」,那為何不給予學生穿着男裝的機會?這樣不但不能提供便利,反而反駁和否定了他們的身份認同。如果需要照顧跨性別者,那麼推行自由穿着男女服飾應該會比統一服裝更為有效。

細看你認為學校應該廣泛採納裙裝而非褲裝作為校服的原因,不難發現其中對褲裝的偏見和對教育方法的錯誤理解。(這邊的定義我引用了維基百科的解釋)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傳播待人處事的態度和學習人類文明的成果,我們應該更着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健康,而不是利用物質去消除一些過時的觀念。

早於21年前,政府已經表明了希望改革教育並發展多元智能,讓學生獲得均衡的全人發展的願景。政府的說話是否可信各位應該心中有數,但這段說話亦證明了各國政府開始推行全人發展的趨勢。何謂全人發展?根據香港教育研究所推出的「優質學校在香港」計劃,全人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自主學習、服務學習和體藝發展。我不會作太詳細的解釋,但從上述的資料可以看到教育已經逐漸由書本上的知識發展到體驗和感受上。只在屈指可數的體育課上穿着褲裝某程度上摒棄了向體藝方面發展和學習的機會,變相只將學習集中在書本上的知識,縮小了學生的視野,與全人發展和學習的初衷背道而馳。

在社會風氣方面,我想請問一下樓主:建立對服裝的新觀念後對社會有什麼明顯的得益?現時社會更多的是對跨性別者着裝的不理解和歧視,而且每個人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皆不一致,此舉極有可能激起保守派家長的不滿,令到分化的現象浮現。

近十幾年網絡的興起除了提供一個便利的平台供使用者瀏覽資訊及與他人社交,相對地也提供了一個罪犯的溫床,犯罪不再限於身體上的殘害,更多是心靈上的攻擊。我認為穿着裙裝並不能降低社會的犯罪率和灌輸守規的觀念,若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協作並願意放棄高高在上的態度,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讓幼童成長,減低幼童心理扭曲的機會或更能令社會的穩定性提高。

綜上所述,穿着裙裝非但不能解決樓主你提出的問題,反而有機會加劇校園,甚至是社會上的鬥爭。雖知本意為善,亦難以說服人心。歡迎各位理性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