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S文化
[GUEST] 論現今IG上的英文程度
大家好,以下係小弟嘅個人睇法,純粹係有感而發,有果句講果句。太無聊先寫出黎。(所以希望屌我之前睇到依句)
頭盔:
– 為方便寫作,所以正文會用書面語。
– sor for 1999
– 長文慎入?
– 希望大家可以係comment到分享自己嘅睇法啦
– 去左英國讀書之後就無寫過文章,希望文筆夠流暢la
是咁的,小弟最近發現ig上充斥著一大堆「文案」帳號,裡面的內容就大概是一堆Zanga年代的「叫春」文;往好處說便是「文青」,但往差的說便是「MK」。但是,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點,重點是那些「文案」帳號為了看起來更「有內涵」、更「文青」而可以把帳號的簡介加上英文。例如:
「XX文案館
– 語錄 WORDS
– 小遊戲 MINIGAMES
– 投稿靚仔靚女」
重點不在於加上英文而變得更「文青」,而是那些英文翻譯根本不正確啊!(語錄的英文是Quote(s))
這件事令我想起現今很多人的IG貼文也使用英文來發文,而他們用的英文也,像剛才的例子般錯漏百出。我個人不是十分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雖然,適當的在ig上運用英文的確可以顯得更加「文青」、更加有智慧;但是,一但使用的不恰當的話,就會顯得十分之「7」。請問如果不諳一種語言,但偏偏要用這語言來發IG會顯得你特別醒目聰明、特別ABC、特別文青嗎?不會!難道適應自己的母語/可靈活運用的語言難道不是更好嗎?(我投稿不是為了批判這些人,而只是提出我自己的簡介。)
後記(都唔之算唔算後記,純粹係仲有野想講:
本來仲想講埋香港中學嘅英文教育同埋港英政府嘅華人官員同依家啲立法會已完嘅英文程度,但係最後覺得太離題而無寫。(如果大家想睇嘅話可以comment同我講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