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NSS個人

[GUEST] 膽粗粗過來投稿抒發我對未來嘅迷茫,可能有書面語,希望大家屌細力D。

唔知大家會唔會有時會覺得人生沒意義、又或者明明有一堆frd可以吹水,但都係覺得好孤獨、好疲累?事實上,就我嘅見解,孤獨同虛無可謂是現代人面對的一大精神困境。以上我將會講述現代主義如何令匿點問題出現,以及要解決匿點問題我地將要跨過嘅難關,以闡明問題之大。

「現代主義通常包含著集體主義跟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講求集體跟個人功利性與共同體。」from Wikipedia。講起現代主義,大家最常聽嘅應該係弗洛依德嘅自我理論(先不論該理論本身嘅錯對)理論揭示左每個人靈魂的豐富,因而促使現代主義的藝術走向對個人體驗的重視。對個人體驗的重視迫使封建社會和宗教建立嘅群體性逐漸消失(嚴格意義上早在文藝復興嘅人本主義興起時問題就已經有所遁影但西方社會當時乃未全然「文藝復興」)在重視個人體驗的同時,科學實在論的興起也令功利主義有所發展,迫使人類放棄浪漫主義同啟蒙時期訴諸於精神世界的方法,最終產品就係「孤單」。即失去或對任何群體(例如社會、學校甚至家庭)的歸屬感也十分薄弱,將「自我」的概念與「羣體」的概念對立。

其二就係「虛無」,即 虛無主義,簡單來說就是相信人生毫無意義的一種思想。承接上文,科學實在論的興起也令功利主義有所發展,功利主義本身對物資世界的效益的重視促使人類社會看重「物質」。「物質」不能給予我們精神世界上對人生意義的解答,導致我地係多巴胺耗盡後,往往只能感到「虛無」。

搞咗咁耐我諗大家都發現㗎啦最大個問題係出自於功利主義,又或者話科學實在論帶來嘅功利主義。而就現代嘅情況,我地無法貿貿然摒棄科學此工具,所以我而家嘅問題係,現代社會如何對抗功利主義,個人的孤單與虛無絕非一個人嘅事,當隨功利主義的蓬勃發展,佢延伸到每個人嘅內心,佢會上升成一個共同認識,一個制度性事實,一個社會價值觀,一個社會結構都賴之於建立的觀念。係匿種情況下,甚至話「社會」此一概念都唔知會唔會存在。就此,我對人類社會的未來感到迷茫,衷心期待大家作為有重建力量的新一代可以一齊集思益廣,一齊討論解決方案。或者直接屌醒我同我講我嘅諗法十分可笑。

(上文為左被更多人睇得明又受自己能力有限沒法子講得更精準,我知應該會有點有研究開嘅人開始屌篇野唔夠清晰。所以有點咩問題可以cm講我睇下覆唔覆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