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S文化
[Guest] “無錯,From a certain point of view用倉頡而唔用粵拼係會對粵語文化有負面影響”
早晨,我係#NSS220424D嘅Po主。
係你diu9我之前,我想講返清楚我唔係想批鬥用倉頡嘅人,我今日只係想釐清返我原本個Po。
第一:我所講嘅”反人類“唔係話你哋用嘅人係恐怖份子,只係想指出字碼依個輸入方式的而且確係唔符合直覺。
第二:既然倉頡係真係有優勢㗎話,何來其他所有華語地區包括大陸台灣大馬都係用拼音為主流?再進一步講全世界可話只有香港+馬交係以字碼為主流。難道倉頡等字碼輸入法真係更直覺更易學更好用,而全世界都反其道而行?無錯,中文字一路以來都係型為主(字碼)、音為輔(拼音)。
但係故中原因其實唔係啲咩中華文化高人一等先以型為主、音為輔,只係漢語嚴謹的Phonotactics又要作為分析語所作嘅應對,譬如英文嘅s t r e ng th(5個子音1個母音)係中文係唔可能嘅,導致中文加埋聲調都好,總體上只有~1200音節(對比起英文~8000,德文~5000左右)。再加上漢語係分析語,即係日文嘅人係hi to(兩個音節)但係中文就係人Jan4(一個音節),令到中文嘅同音字係多到爆先至要用型為主、音為副的中文字,而唔係中華文化高人一等。
咁你可能話咁樣咪證明咗用字碼嘅必要性囉。非也,只係證明咗我都知道漢字(型)嘅必要性,而唔係型為主、音為輔的必要性,因為音為主、型為副理應達到一樣嘅效果,解決同音字嘅問題。所以其他華語地區音為主、型為輔的拼音輸入法一樣可以有效率而更符合直覺更易學,而佢哋係嗰啲地區嘅優勢正正證明咗佢哋一樣可以有效率而更符合直覺更易學。
所以總結嚟講,全世界包括其他華語地區都用拼音(發音)輸入法為主流,何來點解字碼輸入法會有直覺易學及有效率等優勢,根本就無。更何況所有人細個學寫字嘅方法都有唔同,老師都無逼你順筆畫,好多人未必係好似倉頡咁分拆啲字。
第三:但係倉頡唔係快啲咩?
咁你要諗下有冇必要。第一,抄寫要快,先生你知道ctrl+c同ctrl+v㗎可。第二,錄寫(法庭之類需要),你日常生活會用?所以其實根本無乜必要。就算係最貼地嘅寫essay或Proposal,你都唔係真係會有60wpm(粵拼最快)以上啦。
第四:粵拼輸入法都有唔少,你唔識就唔好上嚟喊生喊死求人開發啦!
我唔係唔識,我都知有唔少好用嘅輸入法。只係我想問Window,Google同Apple嚟三隻最多人用嘅電腦/電話系統幾時先肯預設粵拼或者至少加翻個選項啊,你哋其中一個開竅都可以帶動粵拼普及囉。我只係想粵拼普及啫。
第五:啱,你啱曬,但係你憑咩要我用開倉頡嘅轉先?
我唔係要你轉。只係希望下次有人問你用咩輸入法好嘅時候,可以同佢哋講粵拼最簡單又有效率,真係有特別需要先至大費周章學倉頡。
第六:okokok,咁用字碼輸入法對粵語文化有害又點?咁你真係guilt trap我啫!
Sorry,我係語氣重咗。影響本來的確係少。但係你用嘅係字碼嘅時候,一啲字嘅發音久而久之*可能*就同國語同化,因為人哋嘅“快”同我哋嘅“快”係睇字嘅時候係一模一樣。本來依個可能性係微乎其微,不必在意。
但係係近年香港文化式微,啲細佬聽嘅都係國語煲冬瓜多過廣東話,就算係用緊繁體字嘅都可能慢慢唔記得廣東話嘅發音。如果我哋繼續以唔唔理發音嘅字碼輸入法為主流就真係會有危險。相反,當香港用嘅輸入法係以發音為主流,廣東話嘅發音就可以保留。更更更驟忌就係因為字碼實在係難過拼音,而啲細佬又聽開煲冬瓜而走去學普併,咁樣就仲危險。依個亦都係我想表達嘅重點,依家依個情況唔普及粵拼㗎話,廣東話就會有危險,而唔係某啲人誤會嘅用倉頡本身會危害廣東話。
第七:倉頡其實真係唔係想像中咁普及咁萬能,依家識嘅未成年年青人可能兩成都無,相反基本嘅拼音可能係有五成(佢哋未必真係識得打粵拼,但係有認真想過英文堂嘅就已經識得唔少,即使係火星文都好)。所以真係只要有多啲人帶頭推廣,香港地年青人識得用正確粵拼打字嘅比例一定可以直線上升。
講到最尾都係想倉頡撚冷靜啲,唔係話你嗰個輸入法唔係最好就同你有仇㗎,我依家又唔係要你哋集體強迫性轉做粵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