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NSS學業

[GUEST] 長負文慎入))
事隔一年, 終於在半推半就下把部分的書丢掉。曾經信誓旦旦,要在考完試的瞬間把書撕成兩半,本以為會有多爽快但原來更多的是不捨。

DSE完結,中學生涯劃下句點。一年來家人不斷催促,軟硬兼施,要求我把山高的書本習作處理掉。可不知怎麼樣,就是提不起勁,一拖再拖,今天上班累,明天趕作業,後天沒心情……霎眼間又一秋

把箱子拖出,翻了又翻,每張紙都仔細審閱,比人家海關發文件還要仔細,回憶頓時湧上心頭。看着字跡一張比一張潦草,答題越寫越長,語句越來越流,感覺是很神奇的。除了得以客觀地審視自己的表現,更多的是勾起沉睡已久的高中回憶。黑實實的文字中映出了多少片段,強行播放-在聽講時偷偷想東想西,被老師稱讚時暗暗竊喜,悄悄喜歡着鄰桌然後暗自害臊。每一篇作業都有與之相聯的碎片,小至那時同學的一句話,大至夜半崩潰的記憶都還未褪色。

那些廢紙的意義大概就這麽深吧。

我並不是多麽優異的學生,亦沒有考上多理想的科系,但考卷上的紅字之於我確實意義重大。從小我就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存在,沒標青的長相,沒出眾的才藝,沒幽默的性格……不僅同學,大概老師甚至父母也這樣想吧。上課不是看小說就是睡覺,回家也不温習睡到凌晨再臨急臨忙的做功課,到後來甚至欠交也不在乎了。這樣一無是處的我亟欲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讚賞,而成績就成為唯一一個可量化的,穩供又易得的來源。每個星期都有大大小小的測驗,有不同的習作,這份失手了不要緊,還有下一份、下一科,總有機會。

不知何時開始,成績與我的自我價值掛勾,若哪次失手成不了佳作,沒得到眾人的鎂光燈,就感覺自己貶值了。那種失落也像被遺棄一樣深刻,於是我被無形地錮禁在患得患失的感覺。逃不掉。忘不去。

又不知何時開始,幾乎每次考試前我都會作嘔、心悸、崩潰灑淚。也不是讀不進腦,就那樣沒來由的、無預警的淚如泉湧。

說來自戀,那些所謂佳作和試卷我還是沒捨得丢,看著它們,自卑與自大交纏,雖然深諳自己沒多了不起,卻還是禁不住有絲絲沾沾自喜,說穿了我就是為了那些副產品才學習的。不過那又能怎樣,那些不過都是我多麼可悲的證明。拼命背下來的教科書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寫到得肌腱炎的手已不再習慣握筆的感覺,那張成績表再也不能換來肯定。

高中三年,不,讀書這麼多年,我到底得着了甚麼?如果說,成績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價值,那甚麼能?

不曉得。

#多謝你睇完 #sorryfor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