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S社會
[HongKong]
討論繁簡字呢個議題近來惹起迴響(包括ig同commenter app上面),而我認為當中既論點幾有意思亦都值得反思嘅。
.
睇咗呢幾篇文章我認為可以概括一下提出既問題。
.
一、為何要將”繁體字”捧高讚揚,而”簡體字”則踩地唾棄?
.
解釋一下點解我認為繁體字為傳承文化、具有歷史意義。
.
所謂繁體字,其實係正體字,由公元二世紀開始,漢朝便通用”隸書”,漸漸演變為現今嘅”楷書”而中國書法一大改革就係”隸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嘅”簡化”最大分別,”隸變”係為方便書寫,當中嘅文字有一定嘅規律系統同意思,而”簡化”係為掃盲,為咗掃盲而將正體字可以有幾簡單整到有幾簡單。
.
1952年,毛澤東更指出”簡化”唔只係字體形象上簡化,更要合併漢字,減少規範漢字嘅數量。1955年,當局文化部發佈嘅”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淘汰為1055異體字。
.
文字所存在嘅意義就係為咗讓人分清事物、明白當中意思令溝通更方便,但過分簡化導致簡字當中有大量型似字同部首,例如: ”风、凤”,“农、衣”,“开、升”,”厂、广”,”异、导”,部首如言字部”讠”同水字部”氵”。
.
簡體字系統裡為達到“一簡多繁”嘅目的而合併漢字,令某些字詞難以理解,比如:”复”簡字,能代替”復、複、覆”繁字,”里”簡字代”里、裡”繁字,結果詞不達意,更依賴上下文才能理解文意,令閲讀簡體字更為困難,最終導致溝通更困難。
.
簡化字亦打亂了原有嘅字義系統,例如: “鬍、鬚、髮”部首“髟”與毛髮有關,卻被簡化為“胡、须、发”,影響字與字之間嘅關聯性。
.
現實例子,由清華大學畢業嘅習主席於2016年喺有提字機情況下,引用”輕關易道,通商寬農”,將”農”讀成”衣”,可見簡體字忽略了閱讀理解嘅重要性。
.
繁體字為正統繼承中華文化,由甲骨文到行書演變而來,而簡體字則係運用古時俗字、過急推行嘅產物,又何嘗能相提並論呢?
.
二、為何不能諒解當局推行簡體字嘅選擇,而要做”事後諸葛亮”
.
見有人指出當時經濟狀況,說當時中共因為冇資源同金錢去加強教育,只能去推出簡體字,利用當中易學、易寫嘅特性去掃盲、增加知識分子。
.
我想了想,咁只能說明當局能力不足以推行有效教育方案,改變唔到簡體字嘅推行對掃盲行動係無補於事嘅現實。
.
確實當時嘅狀況生活困難,資金不足,唔能夠幫助掃盲行動,但這不足以說明簡體字嘅推行有效,自簡體字推行已有60年,若簡體字利多於弊,以易學為核心,邏輯上,中國文盲率理應比起港澳台使用繁體地區較快掃盲,而事實上,於1990年,中國識字率只有77%,與之相比,香港同台灣分別達90%與92.6%(由國家統計部同維基資料取得),兩者之間分別在於義務教育推行嘅年次,台灣同香港早係1968年同1971開始分別九年同六年嘅強迫免費教育,比起中國1986年生效嘅《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早了至少十年,因此能得出加強教育才是增加識字率嘅主因。
.
見有人說,”作為香港人嘅我地,唔理解當時嘅情況,就應該貼合當時嘅環境去睇,而唔係高高在上咁指責前人嘅選擇,做「事後諸葛亮」”
.
我想反問當中嘅作者,難道就因為與當時嘅環境不符就不能批評前人?如秦朝焚書坑儒,難道因為我並非秦始皇,所以不能評秦皇?不能做您所述嘅”事後諸葛亮”?
.
希望大家明白歷史意義所在,並非要諒解當時人嘅選擇,而係反思問題所在。
.
若盲目地為了貼切當時嘅情況,而不讓現代人去批評前人選擇、政策,歷史便無討論價值。
.
三、為何用”簡體字”會侵蝕香港文化?
.
我見好多人舉出唔同例子,例如:
英文能比簡體字更快侵蝕香港正體字文化、
香港文化為中華文化同西文文化合併而來,不存在中華文化侵略自己、
文化應比文字更高尚,而只要這有該文化嘅一群人存在,文化便不滅。
.
首先、英文為國際語言,為第二語言,為與世界方便溝通,不會取替母語,就如喺法國使用英文唔會取替法文,相信呢個道理大家都明,我都唔加以說明。
.
第二、有人提出”香港文化為中華文化同西方文化合併而來,不存在中華文化侵略自己”,我認為這論據大錯特錯,難道就因為香港文化係中華文化同西方文化融合而成嘅,文化難道並非自己創造,就唔能夠認定、擁有該文化?再說,香港文化係融合清代與英國文化而來,便是香港文化嘅特點,則獨有雙方文化嘅產物,而繁體字為香港文化其中一大特點。
.
因此,若你於香港,一個以繁體字為官方文字嘅城市去使用簡體字,這便係一種文化侵蝕,就如中國現今西化一般,我並沒有批評被文化侵蝕的好壞,只係說明事實,好壞係留比讀者思考嘅。
.
第三、有人提出文化並唔係政治上嘅零和博弈,係能夠共存嘅。
.
我認為大家對政治冷感,我需要澄清一點,政治唔一定包含文化,但文化當中一定有政治因素,若你自以為正體與簡體能夠共存,那我只能佩服你嘅天真。
.
在談論到繁簡字,一定避唔開中港矛盾嘅政治因素,現今香港教育局強力推行普教中、普通話教育,弱化粵語,更早在21/22年度中四生實行,弱化香港本土主義,宣揚祖國偉大,咁唔係侵蝕香港文化保留中國文化咩?
.
文化係建基於文字之上,有字便有文化,而簡體字並不能夠承傳古代文化嘅智慧,同時間卻弱化同瓦解緊繁體文化,銷毀繁體字便是消滅香港文化嘅一大步。
.
我承認,大部分港人對簡體字抱有歧視同排斥,並非因當中嘅缺點,大多來自中港矛盾,但係我本人希望大家明白,文字、語言嘅取替,代表著文化嘅取替,代表思想、思考方式嘅管理,我並非為反而反,而係嚮往自由,如果連文字都捍衛唔到,點去捍衛自己生活嘅地方?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普通話取代廣東話,香港便不復存在。
.
當然文字用意為溝通,但若連簡單嘅理解都做唔到,咁難道唔係脫離文字嘅本意咩?為咗便利去放棄溝通、閲讀理解,咁難道不是更本末倒置咩?
.
澄清最後一點,我呢兩篇文從未否定簡體字嘅優點,從頭到尾我嘅回覆都係希望能夠以現時社會狀況分析港人反感簡體字嘅原因。
.
平心而論,其實對我黎講,繁體字係有一定嘅價值,如果被其他人以無理據、論點去指責,本人自問並不能做到全面理性。看到有人以大量史實祈求”死都拗返生”,我認為critical thinking 固然重要,但最為必須嘅係logical thinking。無邏輯,又如何批判?
.
若果你睇到呢到,我十分感謝同佩服你這位勇士,今次寫得長得濟,相信已有人在底下留言太長唔想睇實在抱歉。再則,我認為自己需要為延長這話題嘅討論,佔用資源而再次道歉,而這也是我本人於繁簡問題嘅最後一篇文,我認為這已經是我能對這話題最仔細嘅分析,若有其他人想要辯論,恕本人無法奉陪,再次感謝。
.
#sorry41999
#個人意見
#唔鐘意記得屌大力d